为什么说“头啖汤”才是广州独有的精气神?
在广东,你一定听过这样一个词“头啖汤”。
它意为第一拨出锅的汤。
头啖汤味道最为鲜甜,但一定要早起才有,不能早起便抢不到。
所以,能喝到头啖汤的人,至少是对生活有追求,且勤奋执着的人。
广州人爱喝头啖汤,也会煲头啖汤。
1978年以来,广州以饮头啖汤的胆略,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
从80年代起,广州近郊区县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他们利用靠近港澳的优势,克服资金不足与技术力量薄弱的劣势,生产的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并给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他们在商海浮沉中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了国内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风生水起,走向了国际性的大舞台。
增城小楼镇张文彬,人称“菜心王子”。他开办的农业公司凭借发达的互联网和快速的物流,其菜心已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最贵时可以卖到40元一斤。
“菜心王子”张文彬
杨箕村的“大家长”张建好,1987年开始带领村干部开始股份制改革。三个月里,固定资产由4000万发展到1亿多元。从1977年到2014年,她凭实力连任了37年村支书。
他们两位以饮“头啖汤”的胆略,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致富之路。而他们的故事,也被记录在这部同名系列纪录片《头啖汤》里面。
《头啖汤》共8集,每集50分钟,分别是《市场》、《开放》、《文艺》、《制造》、《乡镇》、《热土》、《科技》、《枢纽》。 1978年以来,广州以饮头啖汤的胆略,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一个个站在潮头的“弄潮儿”,用奋斗改变着自身的命运,也汇聚成广州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
5月12日,由(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举办的“展现城市形象——广州故事”主题纪录片公益展映活动,在广州图书馆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第三站中,放映了《头啖汤》第五集《乡镇》与第八集《枢纽》。并邀请了分集导演罗东海为我们分享《头啖汤》幕后的故事。
罗东海
广州广播电视台《城市话题》栏目记者、专题新闻编审。负责栏目日播节目的选题、采访、写作、编辑工作,参与策划、制作200多期专题片节目。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型纪录片《头啖汤》中负责第五集《乡镇》、第八集《枢纽》编导。
添乘员是什么?
GZDOC:《头啖汤》讲述的是广东人敢于抢占先机的故事,请问这部纪录片创作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呢?
罗:拍摄《头啖汤》这部纪录片主要是为了纪念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现广州的精气神。
以鲜活形象的人物事件为切入点,再现40年来几代广州人的集体回忆,记录40年来广州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奋斗和大胆创新,展示广州在改革开始大潮中先人一步、勇立潮头的风采。
广州的过去与现在 来源:影片截图
GZDOC:在《头啖汤》这部纪录片里,有很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不久之前,比如香港的高校选择在广州的超算中心,无人机等科技应用在农业上。这其实需要创作者有比较敏锐的嗅觉,才能发现和选择这些题材。请问您在创作过程中对于题材是如何选择的呢?
罗:因为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觉得,我们既要讲过去能够代表广州的东西,也要讲现在的能够代表广州的东西,更要讲未来可以代表广州的东西。
我们在选择每个故事的时候,是经过层层把关,首先编导把选择的人物进行筛选,再交由总导演定夺,最后再经历一次由主创导演、总导演、频道领导和台领导四级的集体讨论,定下拍摄个案,所以各个故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植保无人机
比如你说到的无人机,其实是第五集《乡镇》里面的内容。而无人机的运用不只在广州,对全国来说都算是非常前卫的。所以它对于广州,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和突出性。
广州的乡镇企业走在全国前列,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未来广州的农业不再像过去走小农经济的路,而将进入以智能化管理为核心的农业3.0时代。
对于这类素材的选择,其实也得益于我多年来做新闻的经验,有一定的敏锐性。
GZDOC:那在《头啖汤》的拍摄过程中,有没有令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罗:有的。在拍摄《枢纽》那一集时,我是从来不知道有高铁添乘员这一工种的。
每天凌晨3点,广州南站正在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作为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之一,这里停靠了全国最多的动车组。最高峰时,每晚有60多组列车同时在这里等待“给养”。
来源:影片剧照
凌晨四点,是广州南站开始工作的时间。为了保证高铁行驶的安全,在每天的线路运营前,必须由一趟确认车,载着一群人行驶一遍,对轨道进行“排雷”。这群人,就叫“添乘员”。
添乘员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从广州辐射珠三角、华南地区,将所有线路走一遍,就算天气恶劣也得走。因为只有保证铁轨安全,才能放心乘客们坐车。
我们有几次拍摄都是凌晨三点,这个时刻应该是人精神最疲惫,别人睡得最酣的时候,而他们却是最忙的。但他们一点也没有松懈,始终是打起精神做事。他们的韧劲和毅力也在无形中督促了我们的认真拍摄。
《枢纽》中的添乘人员温展京
脱离了小楼镇,张文彬还是“菜心王子”吗?
GZDOC:那您觉得“人”这个元素在影片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罗:我们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人是生活的主体。其实人在一部片子里面,他就是主干。如果片子没有人物,片子就会变得非常干瘪、没有灵魂。
“广州故事”主题纪录片公益展映现场 左为导演罗东海
GZDOC:那像这种城市纪录片,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人与文化、地理之间的关系,请问您是如何协调的呢?
罗:就像我刚刚说的,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干,那么城市的文化及其所具备的特性,都是这个主干里的枝枝叶叶。理清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把正确的人,放进正确的城市背景,就能将它们的关系给协调好。
比如说《头啖汤》之《乡镇》里面杨箕村的老书记和“菜心王子”,如果他们脱离了广州这个背景,脱离了增城,脱离了杨箕村,脱离了小楼镇,那么这个人物就不会显得像片子里面那样丰富。
来源:影片剧照
几十年以后,不再有专题片?
GZDOC:您有做过许多专题片,在这方面经验也很丰富。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区别在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是否有明显介入,但也有人认为专题片跟纪录片没有区别,您又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呢?
罗:在我刚做专题片时,记得央视《新闻调查》执行制片人刘春老师说过:“几十年以后,可能不会再有专题片了,全都是纪录片”。
但我个人觉得,纪录片其实也是专题片的一种,只是影像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当日活动现场火爆,现场观众加座观看影片
只是专题片更倾向于一种命题式的作文,要先有一个论点,由这个论点引导我们怎么去拍摄,去论述它。
但是纪录片不同,因为真实性是它的生命,你在这一刻拍摄的时候,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它下一刻会是怎样的。而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GZDOC:最近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也有很多优秀的纪录片出现,还有一些网站跟外国纪录片团队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您认为未来电视台在纪录片内容上竞争的优势跟劣势是哪些呢?
罗:我觉得电视台在制作类似于《头啖汤》这类大型纪录片的时候,还是有优势的。它通过自身平台积累,能够调动许多资源去拍摄这样类型的纪录片。
但是相比于制作公司来讲,它缺乏一定的机动性,会受到许多纪律性的束缚;另外,电视台创作的作品,市场性也相对较缺乏。因为制作公司他们创作的作品更加贴近受众,更加趋向于观众的需求。但电视台并不尽然。
这次纪录片,对我们摄制的团队来说也是一次大胆创新,我们也尝尝了很多摄制工作的头啖汤,我们整个团队是从各个不同的栏目组抽调的精英,在总导演和制片人的统筹下,融合协作完成了这次大制作。
或许你还感兴趣: